來源:生態(tài)建設管理分公司 發(fā)布時間:2025 年 08 月 01 日 瀏覽次數(shù):67 作者:馮楊
七月驕陽,草木蒸騰。當人們在空調(diào)房中躲避熱浪時,在太和大道綿延的綠帶、在如意島如畫的景觀中,博遠綠化丹江項目部一線團隊正以汗水為墨,以責任為筆,在灼灼烈日下書寫著守護綠色的堅韌篇章。
抗旱保綠 步履不停
連續(xù)的高溫橙色預警對城市綠化發(fā)起嚴峻考驗,新植的景觀樹苗在烈日炙烤下葉片低垂,嬌貴的觀賞花卉也顯露出焦渴之態(tài)——抗旱保綠成為生態(tài)建設管理分公司的頭號軍令。
“水車就是我們的‘彈藥車’!”清晨天微亮,水車司機李師傅和搭檔就已整裝出發(fā)。巨大的水罐滿載清流,在偌大的壩區(qū)來回穿梭。水流從加壓水槍噴涌而出,均勻灑向每一寸干渴的土壤,留下一陣陣“解渴”的清涼水霧。
午后地表溫度輕易突破50℃,為確保人車安全,水車作業(yè)嚴格遵守高溫限時規(guī)定,避開酷熱的正午時段,但工人們的衣衫卻無一刻干爽。汗水浸透的綠色工裝緊貼后背,成為烈日下最醒目的堅守標志。
以練促學 精益求精
高溫并未阻擋技能提升的腳步。在花木山一片濃密的綠蔭下,一場別開生面的現(xiàn)場教學正在進行。技術(shù)骨干丁濤手持高枝剪,一邊利落地修剪著樹木的徒長枝、病蟲枝,一邊向圍攏的工友們講解:“看,這個角度下剪口平滑,愈合快。夏季修剪講究‘輕剪’,以通風透光為主,下手太重反而傷樹。”汗水順著他的臉頰滴落在泥土里,專注的講解聲與蟬鳴交織。新入職的老王看得仔細,在師傅指導下嘗試操作,動作笨拙卻透著認真。這林蔭下的課堂,傳遞的不僅是技藝,更是對每一株草木的尊重與責任。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高溫高強度環(huán)境下,綠籬機、割灌機等“戰(zhàn)友”也易“中暑”。午休間隙,維修工趙師傅的“露天診室”就開張了。他蹲在地上,熟練地拆卸一臺罷工的割灌機,檢查火花塞、清理濾芯、調(diào)試化油器,黝黑的手指沾滿油污。“工具就是咱吃飯的家伙,保養(yǎng)好了,干活才順手、才安全。”其他工人也自發(fā)利用碎片時間,仔細擦拭保養(yǎng)自己的工具,確保關鍵時刻“拉得出、頂?shù)蒙稀薄?/span>
清涼相伴 情系一線
安全生產(chǎn)是高溫作業(yè)的生命線。每日班前會,班組長都會一絲不茍地叮囑道:“安全帽帶系緊!反光背心穿好!高溫時段輪換休息,感覺不舒服立刻報告!”一遍遍重復讓工人手中的高溫作業(yè)護身符攥得更牢。
一線工人的艱辛,時刻牽動著分公司領導的心。高溫持續(xù),一場“夏送清涼”的慰問活動及時展開。一箱箱清涼的礦泉水、甘甜的西瓜、解暑的涼茶以及配備齊全的防暑藥品被親手遞到每一位工人手中。“大家辛苦了!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,安全第一!”慰問組一行與工人們并肩站在樹蔭下,關切地詢問作業(yè)時間安排、防暑措施落實和身體情況,反復叮囑務必科學排班、勞逸結(jié)合。工人王師傅捧著西瓜,憨厚地笑了:“這瓜真甜!領導想著我們,再熱的天,心里也舒坦,干勁兒更足了!”
在壩區(qū)、在花木山、在太和大道、在如意島,博遠綠化丹江項目部的綠化工人用被汗水反復浸透的工裝,用布滿老繭卻靈巧的雙手,用日復一日的平凡堅守,對抗難耐的酷暑,守護著片片來之不易的綠意。他們是抗旱保綠的前線戰(zhàn)士,是精研技藝的園丁,是安全生產(chǎn)的踐行者。而公司“夏送清涼”的深切關懷,恰似烈日下的一片濃蔭,為這場“夏日大作戰(zhàn)”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溫情力量。